<th id='jike12080'><noframes id='jike12080'>

      课改实施自查报告

      您的当前位置:即刻范文网>工作报告>自查报告>课改实施自查报告

      课改实施自查报告

      课改实施自查报告

      新课改在我们学校已实行一学期了,由于去年初三还没有实行课改,所以新课改对我来说,还比较陌生,但是在学校大力推广下,我这个新手也得摸石头过河,边探边走,在此过程中有收获也有困惑。 初三(1),(4)班从全年级人数来看,人数相对较少,男女比例较为均衡,但是学生间学习思维,学习习惯差别却较大,这对实行新课改来说,难度就大了些,花费的时间,精力就较为多些,通常在学习中,我事先会给他们发一些导学案,给他们学习提供些线索,尽量给每一个学生留足思考,交流,展示的机会;争取给学生提供尽可能的时间增加阅读量,并通过读书笔记加强监督; 在这一个月的探索时间里,我收获了不少:课上几个平时调皮捣蛋学生的超乎见解让我窃喜;几个平时较为讨厌学生的热心帮助让我着实感动了几天;学生渴望的眼神,积极的学习态度让我上课信心十足;一篇篇(文章转载自: http://www.gerenjianli.com/baogao/zichabaogao/ 请保留此标记)真挚动人的文章让我爱不释手以及通过新课改,我对教材又有了一个新的理解;自己的课堂鲜活了,少了往日的沉闷,多了应有的热闹,笑脸。。。。。。。。。。但是也有很多困惑,诸如:新课改,导学案花费时间太多,一节平常课必平时多一两节课,费时费力;其二,由于学校的原旧体制还没有彻底改革,所以小组学习给一些贪玩好耍学生提供了抄袭,代做机会,尚且还没有一定的教育体制去督促,约束,激励他们;其三,新课改的落实,耗费了我们大量的工作量,目前还找不到事半功倍的办法。 在今后的课改工作中,积极的向学校诸多老师交流,请教,多问多学;多求助于网站,多看一些听课站的网络课堂;多钻研,多看一些教研书籍,向教育名家请教。另外随着学校大力推广新课改的东风,借助课改反思,积极思考,反思课堂中出现的好的教学思路和不好的教学纰漏,及时的进行反思,改正。

      课改实施自查报告

      我校作为西安市高中新课程改革样本校,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两年多以来,我校积极投身课改,认真探索高中课改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发挥样本校的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在课改实施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重视课改宣传培训,营造良好的课改氛围, 1、转变教育管理理念,提高认识 自2007年9月实施高中课改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高中新课程宣传、动员、培训大会,要求全体教师切实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加强学习,努力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通过学习培训大家形成共识:一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是国家意志、政府行为,是当前高中教育改革的大事,每位教师都要积极投身课改实践。二是充分理解高中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和目标任务,树立“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 2、开展专题培训活动,提高课改宣传培训的有效性 自2007年9月以来,每学年都要召开新生新课程培训会、家长会、研究性学习专题培训会等通识培训活动,尤其是加强广大教师的培训,近三来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新课程培训的教师及管理干部有100多人次。课改实施后又将课改专家请到学校对教师再培训,先后请教育部陕西师范大学基础课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教科所、西安市教科所等科研单位的课改专家作了十余场课改专题辅导报告。 另外,我校在搞好专题培训的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校本培训活动。如新老教师“一帮一”结对子活动;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校园开放日活动等。2009年2月28日,我校组织开展了一次教师专业技能考核活动。全校81名一线教师积极参与,而监考人员由学校6名初一学生担任。本次活动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对我校校本研修成果的检验。活动引起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各种媒体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3、拓宽课改宣传渠道,提高宣传质量学校课改办创办了《课改风向标》专刊,已出版5期专辑,并在校园网上创办课改专题栏目,不断更新,实时报道学校课改动态,供全校师生阅读和交流心得;制作了高中新课程宣传展板20余块;印发了各种新课程学习资料50余份。另外,每个新学年还通过召开新高一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给新高一全体家长就高中新课程的有关问题进行宣传与动员。总之,通过各种渠道着力做好新课程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课改氛围。 二、加强课程规划与管理,确保新课程全面实施 1、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 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课时计划和教学内容,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并确保各学科有专职教师任课,无任意增减或删改课程课时现象;编制并逐步完善适应于新课程的、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多层次体现学校特色的学校课程方案,确保国家必修课程100%开发,最大限度地保证国家选修I课程的开发;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开发,研制既符合学生需求,又切合教师实际专业能力,相对稳定、有学校特色的选修II课程。 2、优化教学管理制度 根据学校实际,我们不断修订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完成了与新课程相配套的11项制度的重建,对教学常规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教师的岗位职责,使我们的新课程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积极推动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三、强化新课程教学过程管理,走常规管理精细化道路 1、建立学校领导联系教研组、年级组制度,把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实行领导岗位责任制,采取校级领导分年级包干,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保证了年级内部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强化了责任;每位行政领导,负责一个学科,参加一个教研组,开展听课、评课等教学教研活动。 2、加强教学常规环节检查与督促 一是各教研组长每学期检查本组教师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教学反思不少于3次,实行量化打分,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教师进行了反馈。同时联系教研组的行政领导要定期和不定期对教研组检查情况进行抽查。 二是加大早读、课堂教学、晚自习检查与管理,采用教务主任、干事包楼检查,推门听课等办法,引导教师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教学效益。 三是要求校中层以上领导在各自兼课的同时,每学期均听课在30节以上,并要经常参与所联系的教研组、年级组活动,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 3、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多维教学评价 3.1教学绩效评价:每学期组织两次过程性测试-月考,终结性测试-期中期末考试(模块测试),每次考试都按教务处和年级组的安排严格监考,对每次期中、期末考试,实行年级交叉编排,狠抓考风、考纪,从考务安排、监考、评卷、成绩统计各环节,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真正实现成绩评价的公平公正。特别对每次的考试都认真做好质量分析,质量分析是我校教学监控的一个重要举措,它以同一个年级学生群体为评价总体,每一个班为一个评价单元,无对比考试时:对不同学科按照“学生成绩的年级相对位置排序”分班级计算平均值,对同一个班级不同学科按照“学生成绩的年级相对位置排序均值”对教师进行评价,克服了学生水平层次不同、学科难度不同的评价难题。有对比考试时:对不同学科按照“学生成绩平均分的相对差率”分班级分学科进行评价。 3.2研训能力评价:建立教师业务能力评价体系,通过新课改理念、新课改课标、专业技术能力的对比考核,将教师校本教研成果、校本课程开发、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情况量化考核,给教师的职称和岗位设置提供参数。 3.3学生评价:每学期不定期进行一次学生评教活动,量化打分,全范围反映教师教学情况。另外还通过教室日志、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多渠道获取教师教学信息,收集教学评价要素。 以上三方面作为教学评价的三个维度,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结合起来可以比较客观的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 4、注重过程性材料的收集 我校非常重视教师的成长,建立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重视教师编写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心得体会,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形成文字汇编成册,选优编入学校的《课改风向标》。该校刊关注课改动态,开拓教师们的视野,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展示和推广自己的实验成果,对全校形成浓厚的课改之风起到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 5、严肃认真地做好学分认定工作 学分管理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学分是对学生修习情况的一种描述,具有教学管理的功能,因此学分的认定工作必须规范科学、公开透明。为此,我校根据市教育局《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指导意见》制定了我校学分认定的管理办法,坚持依据学分认定的三要素认定学分,即模块修习时间、学习过程表现、模块考试(测试)。学分认定的要求是三项都必须达到合格标准。 每次模块考试结束,教务处及时布置安排模块补考、学分认定等工作。对起始年级首先进行学分认定培训,印发学分认定说明材料,指导教师正确进行学分认定。现在课改三个年级学分认定工作平稳有序,已进入正常化工作轨道。最近,为了提高学分认定的效率,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增加学分认定的透明度,我校与东方搏冠公司联合开发了一套学校教学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学生选课、学分认定、教学成绩评价等教学管理功能,极大的提高了我校新课程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6、加强学籍管理 教务处严格按照市区教育局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执行,如数注册学籍,严格管理档案,及时清查学生学籍变化情况,服务于学生,服务教学。严格办理高考学生资格审查。对学生学籍完善过程管理,加强综合素质报告手册的填写,让素质报告手册发挥其过程管理的作用,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积极性的评价。 四、以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为入口,将校本教研引向深入 自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以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研究活动。组织了多次校内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承办了西安市教育局直属中学、雁塔区教育局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还组织老师参加了西安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评优活动,其中高西明、刘敏、杜小红三位教师的课荣获西安市一等奖并在西工大附中、市83中、铁一中进行了展示,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大大激发了教师进行新课程教学研讨的热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xxx年以来,我校先后组织了9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开展了新课程原生态研讨课;“课堂观察”观摩教研活动;新课程背景下的组内集体备课课案研究活动;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高中新课程“同课异构”活动;高级教师示范课活动;青年教师公开课;毕业年级复习研讨课,整个活动涉及9个学科,上了百余节课,收集教学设计及反思100多份,听课研讨达上千人次,前后邀请省市教科所15位教育专家参与点评和研讨,效果良好,对于我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加快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进程,建设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学校课程建设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也可以提升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我校及早动员、全员参与,现已开发了艺术类校本课程《服饰艺术与审美》、《管乐演奏欣赏》、《美术欣赏》、《舞蹈》、《歌唱》;活动类校本课程《击剑》、《校园集体舞》;学科类校本课程:《西安人文历史漫谈》、《高中英语语法》、《高中英语快速阅读》、《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中应用》、《趣味化学实验》、《国际热点聚焦》、《物理学发展史》、《中国世界遗产鉴赏》等校本课程。 2008年4月启动了我校校本课程,通过学生选课,第一次开设了七门校本选修课,学生们第一次体验到了教学班与行政班不同的“走课”教学形式,学生们普遍反映良好。 2009年5月为了发挥每位教师的教学优势,我校在高二年级语文教学中试行教师“走班制”。 2009年5月以来,我校开展了“校本课程大讲堂”活动,先后有3位教师给课改年级学生做了专题讲座,其中王书正老师作了《高中英语快速阅读》、徐雪老师作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赏析之丽江古城》、苏慧娇老师作了《服饰艺术与审美》的专题讲座,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2009年5月23日,我校成功的举办了“大秦之腔,声动育才”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此次活动是我校将秦腔作为高中新课改的选修课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同时,将秦腔这一土生土长的艺术作为校本课程引入校园,就是想通过举办戏曲讲座、邀请专业艺术家向学生传授戏曲名段、勾画脸谱的技艺、进行模仿秀比赛等方式,以欣赏熏陶为主,学唱为辅,让学生们了解传统戏曲艺术知识,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和博大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戏曲的兴趣、爱好,进而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陶冶审美情趣,弘扬民族文化,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2010年1月,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来我校拍摄校本课程击剑、秦腔欣赏开展情况的专题片,近期已在央视播出。 六、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是这次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作为其中重要内容的研究性学习是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它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观念与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课改实施以来,我校首先抓了研究性学习的培训工作,先后聘请西安交大附中教科研处主任陈超君、西安市课改办李智超老师给课改年级师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通式培训,派学科教师参加市教科所组织的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培训。其次,我校制订了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成立了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按6-6-3模式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现在课改三个年级研究性学习已全面铺开,100多个研究性学习小组正在进行研究。 七、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以省市级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题研究带动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三年来先后承担了市级一般资助课题《教师校本培训研究》(JK216),于2008年5月结题;市级“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该课题是我校与高新一中、西大附中、阎良二中、高陵三中联合研究,现已通过中期验收;省级 “十一五”教育技术规划课题:《新课程中数学、生物多媒体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068002936),我校独立承担,计划2010年6月中旬结题。  正是由于近年来我校在教育科研方面的显著成绩。09年3月我校被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科研兴校明星学校”。 八、高中课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育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学习不够深入,尽管参加了通识培训和课前学科培训,但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没有掌握新课程理念的精髓,产生了很多误区。 2、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钻研还不够。部分教师追求教法形式上的新,各种辅助手段层出不穷,表面上是繁荣、热闹代替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忽视了对教材的挖掘。另外,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研究不深,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不准,导致课堂内容多,满堂灌,学生负担重。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特别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师队伍建设应引起学校足够的重视,并且在课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上必须不断规范。 4、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需要不断加强,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课时安排上有较大冲突,在课程实施中往往出现没有完整时间段安排校本课程。  5、学分认定的过程管理和综合素质评价操作程序也需要不断完善。 现在比较突出的是学分认定工作难度较大。学分制认定的难点在于:一是学分认定主体包括学生、同伴、家长、教师、学校等多主体,评价程序繁多,评价主体多元,环环相扣,环节过多。学分认定过程中的社会因素、人际因素干扰,不可避免地影响学分认定的公正性,难免造成学分认定的程序缩水,多元评价目标难以实现;二是高二文理分科,中途任课教师的变动等都影响了学分认定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6、学业水平考试和学分认定之间的关系与协调存在问题。3月份考试给学校的教学安排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总之,自2007年9月实施高中新课程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积极参与,我校新课程改革工作进展顺利。尽管课改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我们还需继续坚持和创新,因为我们知道:学校是课改的第一线,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是主力军;我们将引导教师大胆创新、积极实践;我们要把课改看作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发展的大好历史机遇,争取将新课程改革工作,更扎实的开展下去。既然历史选择了我们参加课改,我们就要创造课改的历史!

      上一篇:医院废物安全管理自查自纠报告 下一篇:幼儿园规范化验收自查自检报告

      课改实施自查报告相关的文章

      课改实施自查报告温馨提示:如果您对即刻范文网(www.jike120.com)有任何建议,请通过我们的网站向我们反馈,感谢各位的建议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