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jike12040'><noframes id='jike12040'>

      我国古时的清明节

      您的当前位置:即刻范文网>范文大全>节日庆典>清明节>我国古时的清明节

      我国古时的清明节

      古时清明节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禁火寒食。就是不能生火,只吃冷食。这个习惯据说与春秋时晋国贤臣介子推有关。史载,晋公子重耳流亡各国,全仗手下一帮贤臣舍死相助,才得以复国。重耳复国后,大封有功之臣。论功劳,若没有介子推割股啖君的举动,恐怕重耳早已饿毙道途。介子推品格高尚,功成身退。为了表示无意官场的决心,还将老母一道搬进绵山隐居。重耳千呼万唤,子推终不出山。最后重耳放火烧山,四面留其一,看你出不出来。介子推背着老娘,抱木焚死。死前留下遗言,要重耳做个清明之君。重耳悔之莫及,遂把绵山封给介子推,改名介山(即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之介山)。还规定每年这天严禁烟火,吃冷食以示纪念,是为寒食节。

      唐宋以来,诗人们留下许多关于寒食的诗篇,宋之问、王昌龄、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其中以韩翃的《寒食》最为有名: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节只在清明节前一两天,故后来吃冷食的规矩也就延至清明了。

      清明日到谷雨日的十五天,作为农时的一个节气俗称清明时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这首诗作可谓流传千古,其诗眼在一个酒字上。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宋王禹偁句)。文人们的清明,自当有文人的气氛和情趣,而清明作为一个农时,对于国计民生而言,又是另外一番光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种树造林,莫过清明。据说乾隆皇帝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词,可惜流传不开。我却记得两句,清明时节宜种树,拱把稚松培植。这词刻在了石碑上,这碑记得好像是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快到了。使我油然忆起唐代诗人清明时节雨纷纷和杜陵寒食草青青等名句,脑海自然泛起一幅幅往昔春光明媚、踏青郊游的壮丽情景。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是因为懵懵懂懂,清明播种,清明是两千多年来农作物播种的重要时节,直接关联着当年金秋的收获。一年之乐始于春,随着冬去春来,春暖花开,清明佳节,又将人们推向春游踏青的高潮,其乐融融。人们沐浴在野外自然春光中,春风拂面,美不胜收,留连忘返。但是,清明时节尽管如此引人入胜,气候乍暖还寒。在工作、生活、游玩之中,更应注意保健,过上一个愉快健康的清明节。

      后来人们又把寒食和清明合为一个节日。清明时节,雨水增多,万物复苏,阴阳开始转化,春天的到来驱走了一冬的浊气,人们纷纷走出家门,郊游踏青,民间还有放风筝,打秋千等室外活动。人们还在这一天祭祀先人,为逝去的亲人扫墓。

      新中国成立后,清明也成了人们缅怀先烈的日子。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清明节前几天学校就开始组织主题纪念活动。学校几天都会沉浸在庄严崇高的氛围中。清明一大早,我们就在学校集合,抬着同学们满怀深情亲手扎的花圈出发,参加市里组织的纪念活动。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时学会的一首深沉激昂的歌,在波浪滔滔的赣江旁,有方志敏同志战斗过的山冈;在白雪皑皑的森林里,有杨靖宇将军住过的茅草房。多少先烈,多少红色的战士忠于祖国忠于党,为了人民今天的幸福他们的鲜血洒在革命的道路上

      除了祭扫烈士墓,参加纪念大会,我们还可以乘机到野外玩耍。那时还有吃煮鸡蛋的习俗,不知有什么讲究,估计和寒食节禁火寒食有关。虽然学校不许吃零食,但大家还是偷偷地把画上了五官,涂了红脸蛋的鸡蛋装在书包里,到郊外和 同学换着吃。既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又舒活了筋骨,领略了自然,真是一举两得的好节日。

      大地回春。清明时节天气或春和景明,或春雨潇潇。小杜诗说清明时节雨纷纷,是说春雨繁密。像牛毛,像花针,密密地斜织着,但那是沾衣欲湿杏花雨,绝对是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春雨滋润,春雨喜人,那为什么路人会欲断魂呢?这恐怕和人们这天所从事的祭奠活动有关。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上一篇:清明扫墓由来 下一篇:清明节传说,清明节的习俗

      我国古时的清明节相关的文章

      我国古时的清明节温馨提示:如果您对即刻范文网(www.jike120.com)有任何建议,请通过我们的网站向我们反馈,感谢各位的建议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