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段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一、研究概述
1、问题的提出
本课题实验是基于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的发展需要和英语学科本身的需要而提出的。社会的不断进步需要勇于开拓进取的人才,服务于社会的教育事业开始关注教育质量,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每一次教改浪潮都离不开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主旋律,而主旋律都以唤起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为皈依。这是新世纪教育改革的必然走向,也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对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课堂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还要改变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艰巨性要有清醒认识和充分思想准备,没人能给现成答案,只能靠大家坚持不懈的探索、实践、研究。我们要让学生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从原有的模式中走出来。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缺乏重建过程的基质。课堂教学要注意实效性,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积极地体验。在理想课堂中上课,是每一位教师的理想。小小三尺讲台是教师浓缩的生命舞台。尽管教师们也曾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汗水在这里寻寻觅觅,挥挥洒洒,踏破铁鞋,追逐着理想课堂的梦想,但是习惯成自然,传统的教学思想在教师的心目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即使是在新课改浪潮日益高涨的今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仍然随处可见。有的教师已经习惯于麻木地灌输、批发。教师一遍一遍地重复,学生一遍一遍地死记,分化出来的几个难得的尖子生也学得死板而生硬。学生一批一批地从教师身边走过,教师一批一批地老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基础教育在教育的全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基础英语语言教育者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其实英语并非神秘的天外来客,它和汉语一样是一门反映五彩多姿的生活的语言。事实上我们也可以看到:The same teacher , the same class and the same students、 books , but the different effects on students .这种现象的出现发人深省。
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每个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因此,我们力求探索科学、合理、实用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积累、探究和初步尝试运用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要从小学英语培养目的出发,同时充分考虑到小学英语教学的原则和当前小学英语存在的问题。在科技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的今天,学生素质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代更有突出重大的意义。中国是一个土地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京、津、沪和沿海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学情况相对较好,我校地处大西南的一个小镇,课堂教学无疑是实施英语教育活动的主要渠道。因此,学校一直力争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纵观现行教育教学活动存在的诸多问题,课堂教学的现状确实是最亟需改变的。
2、课题界定:
模式一词是英文model的汉译名词。它一般指被研究对象在理论上的逻辑框架,是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可操作性的知识系统,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结构。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模式能为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的模式化的教学法体系,使教师摆脱了只凭经验和感觉,在实践中从头摸索进行教学的状况,搭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可见,教学模式来源于实践,又是理论的简化形式。高段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是课堂教学的价值体现,也是学生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
3、国内外研究现状
教学模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外教学实践和教学思想中,很早就有了教学模式的雏形。古代教学的典型模式就是传授式,其结构是讲听读记练。其特点是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到了17世纪,夸美纽斯提出了以感知记忆理解判断为程序结构的教学模式。19世纪,赫尔巴特提出了预备提示联合总结应用的五阶段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都有一个共性,它们都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片面强调灌输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在19世纪20年代,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做中学为基础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假设。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面临着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
在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不同的地区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也有不同的进展和结果。我们在借鉴当前国外教学模式的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英语课时安排和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和总结。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教育部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小学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把小学课程作为21世纪初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指导意见中不难看出,在小学英语教学目标中强调的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积极主动性等非智力因素和英语的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两方面。首先,初中进一步的英语学习,要求孩子们首先必须要对英语不放弃,这也是现在的初中英语教师对小学英语教师最迫切的底线要求。为了这个最基本的要求,激进的初中英语教师甚至希望小学不开设英语这门学科。这种提法让人汗颜和无地自容,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小学英语一线教学活动的英语教师,对这一点的重要性也无疑心知肚明。穷则思变,自责之余,我们必须开始努力改进。其次,初中的英语继续学习要求学生具备持续发展的知识和能力,这对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的要求更高,直接对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出了挑战。我校已经严格按照国家要求执行了英语的课时安排。但是,中国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发展中国家。毋庸讳言,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校学生接触英语这门语言的时间毕竟十分有限,可以说基本就集中在英语课堂上,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关注的焦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就是我们提升英语教学质量的法宝。通过以往的英语教学研究,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我校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等方面都有了一些收获。本次研究活动中,我们以高段英语课堂为阵地,力求通过不断的学习、大胆的实践和积极的探索,在总结拓展以前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课型探索出可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活动模式,缩短教师摸索的历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
基于此,本课题实验的重点一是明晰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内涵;二是高段英语课堂主要课型及有效课堂教学常见模式。三是与之密切相关的教学氛围、教学内容等的研究。
三、研究的主要目标
根据本次研究目的,在研究中我们把目标定位于解决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构建自信而和谐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一点是没有课型界限的,它贯穿于每一种课堂教学;二是探索课堂教学内容、类型和过程,总结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氛围无形而有力的手,它决定着学生思维活跃的程度和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对教学实效至关重要。课堂教学氛围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土壤,只有在良好的情感环境中,学生才能产生自由活跃的思维,才敢于参与,乐于参与。三是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等的研究。通过实验的不断深入和拓展,探索如何通过更有效的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最终目标。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本实验在全校高段英语教学班级展开,重点是五、六年级的班级。全体英语老师参与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自然实验法、行动研究法。实验过程如下:
本课题研究周期确定为三年,分三个阶段:
1、启动准备阶段(2006.10 2007.3):
大面积调查课堂教学现状,分析课堂教学高效或低效的特征,拟定实验内容和目标;文献研究,确立课题并加以论证,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2、实验探索阶段(2007.4 2009.6):
主要任务:A构建基本理论框架
(2)问题研讨阶段
主要任务:进一步开展研究实验。邀请相关专家商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3.总结研究成果阶段(2009.92010.6):
利用一个学期时间整理资料,撰写实验报告,汇编展示成果的专集,进行课题总结、验收。
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是相互交叉进行的,只是各有侧重。每一个学期都有阶段研究目标、任务和推进计划。
(1)、准备阶段:(2006.10 2007.3)
在学习课改理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思考实验内容,确立研究课题;拟定实验方案和实验计划等,对实验进行整体分工和部署。根据实验内容进行有序的理论学习。在教学工作中进行初步的实验探索,积累经验,为实验的深入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实验阶段:(2007.4 2009.6)
本阶段分为两步,即初步探索阶段和深入研究阶段
初步探索阶段:2007年4月至2008年6月
组织学习了理论知识,转变实验教师观念;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总结出了课堂教学的粗略模式。
深入研究阶段:(2008.92009.6)
实验教师深入课堂,以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开展定员定项专题研究活动。人人参加教研课,举行赛课活动,进行课堂教学大练兵。针对实验内容进行积极探索,积累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总结操作性强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3)、总结阶段:2009年9月至今
在继续深入研讨的基础上,着手进行研究总结和提炼,收集和整理实验相关资料。同时,在实践中让课堂教学研究的成果最大程度地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中显现,从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中显现,从整个学校办学水准的不断提升中显现。反思本次实验,为下一轮实验做准备。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实验开始以来,我校开展了系列学习、研讨和赛课活动。在活动中以有效课堂教育理论和课堂教学模式理论为指导,以课堂为基地,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
1、广泛吸纳,感知理念。
学校安排教研组长和课题组实验教师赴北京、桂林、杭州、成都、重庆师范学院、海联学院等地听取权威专家们关于课堂教学和新课程改革的学术报告;多次安排课题组成员到渝中区、南坪、杨家坪、沙坪坝区、大渡口区、两路、长寿等等相关学校学习,感受市内外教师的课堂教学现场;安排实验教师参加国家级、市级课改培训和教材培训活动;安排蒋翎老师参加了重庆教育学院举办的中英小学英语教师骨干班培训者培训活动;安排文一净老师参加了重庆市中小学英语教师骨干培训活动,参加了在渝中区实验二小举行的中美文化之旅教研班学习活动等等。每次学习活动都要求参加者做好详细的学习笔记和写出个人心得体会,进行传达和讨论。通过学习培训和传达贯彻,老师们普遍提高了对新课程的认识,对创新教育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深入研讨,明晰要义。
学校多次邀请了专家、学者和课改实验骨干来校做业务讲座、研究指导和答疑解惑。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中确定中心发言人和讨论主题,要求人人发言并做好相关记录。学习和讨论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知识。针对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展开讨论,互相交流,共同探讨实验中的困惑,分享实验中的点点滴滴,共同总结和提高。由于各学科教学工作中有共通性和互补性,我组教师还经常参加其他学科教研组的研讨活动,学习和借鉴他们的一些做法。通过这些活动,提升教学理念,丰富教学经验,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统一了实验教师的认识,为实验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积极实践,把握实质。
从学习理论文献,明确研究方向,制订和修改完善实验方案到以后的具体研究工作,我们都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来进行。我校承办了中英小学英语教师骨干班培训者培训活动科研现场会,承办了区教育科研所举行的小学英语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多次承办和参加了市、区各学科名师展示课及市、区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举行送教下乡活动,为区内多所小学提供示范课;开展了每学期一次的青年评优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师徒结对研讨课、对外交流课等活动,给每一位教师提供课堂实践锻炼的机会。除了在课堂上积极实践以外,我们还经常进行总结、反思,坚持针对课题备课,每节课后写不少于五十字的教学后记。多次参加了国家级、市级英语教学论文比赛;参加了市教科院组织的英语教案、教学设计、英语歌曲、英语演讲比赛。参加了区宏声杯女职工双语才艺大赛;参加了区英语教师演讲比赛;辅导的学生的英语习作先后在《英语周报》上发表;辅导的学生分别参加全国小学生难忘瞬间英语作文和演讲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中、高年级的学生经常开展英语习作比赛和英语手抄报比赛,经常举办英语黑板报;学生多人多次参加了全国小学生英语奥林匹克比赛。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课堂占据着教师和学生的大部分有形和无形的时间,是教学活动永恒的主场所。课堂教学是师、生、物、境相互作用的整体。通过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及其相关内容,才能真正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尽量最优化。
(一)、有效课堂教学的资源整合
教学活动离不开一定的教学内容。本次实验中我们确立了教学资源的三个原则:以教材为基础,以课堂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学生身心特点和和持续学习为拓展外延。即:
指导 有效课堂教学理论
基础 现有教材
外延 学生身心特点和持续学习的衔接需要
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研究教材内容。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新标准英语》是全国性的教学用书,地区的通用性强于针对性。在使用它的时候,我们不是死板地教教材,而是以有效课堂教学理论和学生的持续学习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托,根据不同学生对教材进行重组和增减,进行梳理和汇编,实行用教材。通过本次研究活动,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小学基础知识汇编》、《小学重点词汇》和常见句型等,为提高课堂效率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良好课堂情感氛围的创设
课堂情感氛围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我们无法想像一个压抑、分裂甚至有些敌对的课堂氛围会产生高效的教学。情感,即一个人面临的事物与自己已形成的思想意识(包括需要、态度、观念、信念、习惯等)之间发生的关系,以及对这种关系的切身体验或反应,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积极稳定的情感能够提高人的创造性,是主动行为的直接推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良好的情感氛围,学生不愿意学习和尝试,教也是白教。学生只有在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感氛围中,才可能出现创新思维的火花。小学英语是表情达意、文情并茂的工具学科。国家英语新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了外语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以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强调开发个体的潜能,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完整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种新型的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提出外语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地位,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一样既是课程内容也是课程目标。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无论什么方法离开了学生的热爱和学习主动性,教学都不会取得理想的成绩。这些耳熟能详的话语都试图向人们诠释和说明情感态度的重要性,它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一个人缩手缩脚,其办事的能力和效率将无从谈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更主要的是教师要以情感人,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特别是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多鼓励,多与他相处,真心帮助他们,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这样,学生就会积极的投入到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倾注爱心,以情感人,以智服人,融洽师生间的关系,这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是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积极的参与。在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感环境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1、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
(1)、学会尊重学生。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一种高素质的体现。作为一名高高在上的灵魂工程师,我们习惯了被尊重,却常常忘记尊重尊重我们的人。其实,小学生的可塑性正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和最重要的责任。人之初,性本善,小学生毕竟就只是小学生,难免有时候有人耍点小聪明,小淘气之类,对此,我们应该客观判断,进行理性的归因和引导。切不可用教师的地位去任意施压。什么样的老师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我们不能够用成人的眼光去随意地宣判他们为坏学生,甚至给他们戴上一些侮辱性的帽子。学生如果学会了互相尊重,就拥有了一笔阳光而和谐的人生财富。
(2)、放开学生的胆量,要让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论甚至敢于犯错误。学生的行为当否应该用是否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来评定。教师成功的体验是学习的无穷动力,而激励则是走向成功的风帆。幽默是教学润滑剂,它能让你在不经意的瞬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3)、允许差异性的存在。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不同的性格、兴趣和知识水平等使学生的想象、体验、感受和发展等有很大的差异。我们要承认、允许和尊重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同时想方设法地利用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3)、善于把握和调整课堂心理流向。学生的尝试活动常常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教师耐心地启发引导,同时也要及时调整学生急于求成的心态。
2、创设宽松的制度环境
课堂上要改变一味地要学生怎么样,不许学生怎么样,甚至禁止学生怎么样 等一些视学生为敌对的管理政策。取消不利于学生课堂上发挥创新思维的要求。可以形成一些诸如允许插嘴”、争论、标新、质疑的课堂教学行为,建立更为人情化、更关注人性化、更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制度。真正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宽松自由、思考的魅力,从而使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得以充分、自由的发展。
3、创设民主的人文环境
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母语的干扰、学习环境、文化因素、认知方式、性格特征、教师因素、情感因素等。情感因素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关注情感因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体现。在教学活动中,情感是维系师生之间关系的纽带,在情感基础上的知识传递和思想交流是生动的、有活力的,也是有效的。相反,当一个教师的思想和人格不被学生接受的时候,学生会带着强烈的抵触情绪与教师形成对抗。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的知识传授就是僵死的、被动的,因而也是无效的。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抛弃所谓的师道尊严,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教学的民主。在课堂上,我们要以亲切的教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所学的陌生的英语知识也有亲切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因素,使课堂生硬、死板、枯燥、乏味,学生便因此丧失了过去在低年级阶段已经培养起来的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本应生动活泼的英语课堂失去了应有的魅力。课堂上有奇思妙想的学生、提出怪问题的学生,甚至被公认为有点调皮的学生,却恰恰是最可能产生创新思维的潜力型学生。我们对课堂上的学生不守纪律现象等进行合理的客观的归因。教师只有赢得了学生的心,才能进而打动学生的情,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真切的信赖、殷切的期待、热切的激励,会成为学生不断获取成功的动力。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不同的学术流派提出了不同的教学模式。乔伊斯和韦尔(B. Joyce and M. Well)合作编著《教学模式》一书,从80多种教学模式中提炼出25种,分四大类:信息处理、个人发展、社会相互作用和行为教学。这些都给我们有所启示。我们在实验中借鉴了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J.Piaget)的儿童认知结构理论规定的模式,即下图所示:
输入
新知识--------- 知 识--------- 知 识--------- 目标
学生通过视听接受输入的新知识。学生接受新知识一般是在他们已掌握的知识,即原认知知识的基础上去理解和操练掌握的,学生用原认知知识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新旧知识结构进入大脑贮存库。需要随时提取用以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效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景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提高教学效果。它要求教师要民主平等、善于引导、敢于创新;要求学生要善于思考、积极参与、勇于尝试。它遵循了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切实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探索构建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不但有利于课堂教学理论在实践中跃上新的台阶,而且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操作上的依据,便于促进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使英语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重视模式构建的策略体系的研究,依据课堂教学理论及教育学理论,对不同的课型作了大量的考察,不断的探索,反复的研究,初步构建成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我们重视将教育科研的落脚点植根在生活中,本着先立后破的原则,让实验教师大胆尝试,以充分体现个性化的教改特色。像有的老师根据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在阅读、对话、讨论、表演等方面进行探索;有的教师根据人人学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