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日来历 中国航海日发现历史
中国航海日来历 中国航海日发现历史
“航海日”是由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全国性的法定活动日,既是所有涉及航海、海洋、渔业、船舶工业、航海科研教育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宣传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增强海防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的全民族文化活动。 2005年7月11日是举世闻名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家决定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航海日”,7月11日成为中国“航海日”的生日。 中国是世界航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玛绕过好望角早98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郑和是世界航海先驱。郑和航海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已超越国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位参加庆祝活动的业内人士表示,所有举办航海节的国家在纪念日的选择背景方面,都没有中国郑和七下西洋这么伟大、这么有重大历史影响、这么对人类航海有重大贡献。 台湾地区把7月11日也定为“航海节”。交通部认为,海峡两岸在同一天庆祝节日,必将成为联结两岸华人的感情纽带,同时,还将促进海峡两岸文化和经贸交流,有利于实现“三通”,推进祖国的统一。 我国是海洋大国、航海大国,我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有1400多个港口和21万艘运输船舶。我国外贸进出口物资90%由海运承担,是世界第三大造船国。航运、港口、渔业、造船、海洋石油开发等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国家设立“航海日”活动的过程如下:萌芽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时,交通部、外交部、文化部、农牧渔业部、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协、海军司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海员工会、中国航海学会等十个单位,就联名向国务院和全国人大提出将郑和首次下西洋的日子——7月11日定为“航海节”的建议,得到国家有关方面的关注。 2001年4月,中央决定以“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为主题,开展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并成立了由交通部牵头的筹备领导小组。 孕育 2003年起,江苏太仓市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国太仓郑和航海节”, 太仓是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 2003年,上海市航海学会倡议创办“上海国际航海节”。 2004年,北京“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远集团党组书记张富生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事局原局长刘德洪等30名代表提出了设立“航海节”的建议和提案,呼唤中国航海界盛大节日的早日到来。 2005年,航运界三大集团——中远集团、中海集团、长航集团的百名船长联合签名建议,将7月11日设立为“航海日”。他们在建议书中说:当我们在异国他乡作为“外国人”参加别国航海节时,更盼望有我国自己的“航海日”。 诞生 2005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民革福建省委副主委,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林嘉騋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递交提案,建议将郑和下西洋首航纪念日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节的法定日“航海日”。 2005年4月,国务院批准7月11日为“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以后每逢7月11日,从政府到民间,都要予以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