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护士长的先进事迹材料
康复科护士长的先进事迹材料
大凡医院给人留下的印象,都是白色的墙、白色的床、穿着白大衣的医务人员,但当你来到顺德区中医院康复科,你会有与别不同的感觉。这里播放着轻柔的音乐,墙上挂着精致的刺绣挂件及阳光温馨的壁画,桌上摆着手工制作、栩栩如生的花卉,治疗床上铺着淡绿素雅的床单,医务人员亲切而温馨的问候,使人感到温暖而放松。这个不一样的康复科,有着不一样的护理理念,有着一个待患若亲的掌舵人——莫柳仙护长。 莫柳仙同志从1988年护校毕业后就分配到顺德区中医院工作,二十年多来一直兢兢业业地在一线临床护理病人。从肿瘤科到颅脑外科,从高压氧到康复科,护理晚期癌症患者到抢救急重症的脑外伤患者,从事高危的高压氧治疗工作到需要耐性进行身心慢长康复的治疗工作…… 一个寒冬的一天,当她为最后一名高压氧病人完成治疗,到学校接回饥肠碌碌的儿子已是晚上七时,儿子忍不住地抱怨 “妈妈,你什么时候才能正点下班啊!”。她只是摇摇头“还有更多人需要妈妈的帮忙啊,你最最懂事了,应该会明白的。妈妈很快就会做好饭,今天可是有你喜欢吃的菜呢。”她匆匆忙忙做完一顿饭,端起碗刚扒两口,电话铃突然响起:“骨二科有一个断肢再植术后病人术后肢体端供血欠佳,请立即回医院配合高压氧治疗…”断肢再植是否成功对病人以后重返社会、重返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病人的需要就是命令,她马上给还在外面工作的先生挂了个电话,叫他尽快赶回来照顾孩子。儿子还小,把他一个人放在家里着实担心,但病情变化是不等人的,早一步治疗,就多一分希望。她没有等先生回到家,嘱咐完儿子注意事项后就骑上摩托车,顶着晚冬刺骨的寒风赶回离家8公里远的医院,马上投入抢救断肢再植成活的工作中。当治疗结束后,查看到病人断肢的末端有点转红润,她才稍松一口气。送走患者后,收拾好治疗室,抬头看一下墙上的钟,时间已是晚上11点多了。脱去身上圣洁的白大衣,放下头上的燕尾帽,踏着浓浓的夜色走上归家的路途。一路上,回想起患者那开始转红润的断肢,她心里拥起了一份踏实、一丝欣慰,有一种成就感涌上心头,这就是职责所使,价值所在吧。 她的无私奉献得到了同事、领导的肯定,多次荣获市、区优秀护士称号,曾被顺德政府授予顺德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医院也委以重任,聘任了莫柳仙同志担任康复科副护长。她没有因为晋升而放弃临床工作,在做好科室管理工作外,更积极主动参与临床第一线工作,与护士们一道为病人治疗。有时康复病人多,医生开出的医嘱往往不能当天或当班完成,康复科都按照惯例安排第二天或下一班再执行。她看到病人失望离开的身影,总觉得不是滋味。为了方便患者,避免患者来回奔波,她与科室的同事商量后决定主动、无偿延长服务时间,待患者完成余下的项目才下班离开。考虑到医院离市区较远,而且大部分同事都是坐医院的班车回家,莫柳仙护长主动与在医院住宿的同事担起这份义务延伸服务时间的工作。2010年,在她的提议下,康复科更主动向医院申请延长服务时段,从早上8点至下午6点,不间断为病人提供康复治疗,方便了许多利用休息时间来治疗的门诊康复病人。遇上天灸治疗时,在治疗量剧增到1000多人次的情况下,她更是提前做好排班工作,与科室同事一起全天候值班,让所有病人及时接受治疗,满意离去。 人类与疾病的斗争恒古至今,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某些疾病的康复往往需要一个漫长过程,预期的治疗效果不会很快就显现,不少残病者因伤残缺陷、治疗效果一时不显现而产生悲观失望和轻生念头,这些不良情绪直接影响康复效果。有见及此,她对康复科护理小组提出新的护理管理理念:护理人员的工作理念要与时俱进,要变以往被动服务为“主动出击”,注重和病人的交流,触摸患者的心理,了解症结所在,然后做到有的放矢,护理工作方能取得最大的成效。有个股骨头坏死的中年人,在康复的过程中存在轻生的念头,不配合康复治疗,她就进行心理疏导,使其重新振作,并在她们的精心护理下,取得良好康复效果。她在上班治疗期间常常主动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疾病表现及治疗情况,以亲切、和谐、乐观、积极、随和的形象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既做好技术治疗,更做好心里治疗。有一位每天骑人力三轮车送老伴到康复科治疗的阿伯曾竖起大拇指称赞:“我舍近求远,从七公里远的大良城区来这里治疗,不但看好你们的技术,更是看重你们的服务态度,特别是护士长,每次我坐在这里陪老伴治疗时,总是看到她对每一位过来治疗的患者嘘寒问暖,很细心很亲切,我听着就感到特别舒服,象在家里一样温暖放松,真是好样的!”好的服务不是一朝一夕便可造就的,为了促使康复科的优质服务更进一步,她积极组织开展“康复家园”服务活动,每月深入病区作康复知识技能现场讲座,为医医间、医患间、患患间提供一个康复知识学习、交流、咨询的平台,受到病人、家属的欢迎,成为医院服务的新亮点。 “工作着快乐着,我可能给不了工作百分之一百的生命时间,但在工作时我将会百分之一百的投入。”这是她人生工作的态度。为了进一步给患者营造一个家庭社会支持的全方面的康复环境,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莫柳仙护长更在康复科主任的支持下,对已出院的康复病人进行电话或上门随访,跟踪病人在家中进行自我康复功能训练情况。2010年元旦期间,休假的她心里总掂念着一位在康复科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出院的60多岁的偏瘫病人。原来,在这位病人住院治疗期间,莫柳仙护长常常与她聊天,了解到她的老伴已经去世多年,三个女儿都外出工作,没时间陪伴或照顾老人,出院后只能请一个保姆照顾老人家的起居饮食等基本生活。她担心陪护人员对婆婆肢体的功能康复训练是否能按医嘱跟进,于是就约上一位同事,利用元旦休息时间,带上一些水果,穿过旧城区的窄道走到婆婆陈旧的家中,拜访了这位偏瘫在家休养的老人。她与婆婆聊家常并进行耐心的肢体康复训练指导,叮嘱要坚持配合老人家做好这份“家庭作业”。婆婆极为感动,拉着她的手要请她吃个晚饭再走,嘴里还不停地叨唠着“你们休假应该在家照顾小孩,还特地抽时间过来看我,真的谢谢你们!”莫柳仙护长婉拒了,看到病人正在进一步康复,她就感到有一份收获。 在她担任康复科护长期间,科室从未发生过一例医患纠纷及投诉,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除了做好科室的管理者角色,她更是出色做好科室的技术骨干及学科带头人的角色,努力开展科研创新,平时善于积累经验,积极撰写论文,现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的期刊发表,2005年作为课题负责人申报的佛山市卫生局的课题立项《脑卒中偏瘫的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步行及ADL动作的作用》获通过并已结题,2010年作为课题负责人申报的佛山市科技局的课题立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建立于效果评价》又获通过。在她的努力下,康复科的护理小组成为了一个护理质量高、充满活力、凝聚力强的团队。近三年来,康复科2次被医院评为文明科组,先后成功创建成为“顺德区青年文明号”集体、“顺德区巾帼文明岗”集体。2010年作为创岗负责人之一的莫柳仙同志又将带领科室争创“佛山市青年文明号”,攀越另一座高峰。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从医二十多年,莫柳仙护长正是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默默工作着,播洒片片爱心,点缀长路,扶持着无数患者一道走向康复的路途。路上虽有荆棘满布,路上却也有花香相伴,奔向前方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