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jike12030'><noframes id='jike12030'>

      自治区种植行业发展规划范文

      您的当前位置:即刻范文网>工作计划>团委团支部工作计划>自治区种植行业发展规划范文

      自治区种植行业发展规划范文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指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产业,种植业结构调整是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始了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规划》,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全区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稳定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九五”期间,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其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村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提高。“九五”期未,农业总产值829亿元,粮食总产量1667.2万吨,甘蔗2937.9万吨,水果360.1万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64.5元,分别比“八五”期未增长31.2%、7.3%、14.96%、35.1%、65.3%、28.94%;优质农产品比重大幅度增加,优质稻面积占稻谷总面积的45.3%;甘蔗优质高高糖品种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19.6%;水果、蔬菜、木薯、油料、蚕桑等经济作物发展迅速,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创造有利条件。

      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仍然不能适应市场和日益提高的城乡居民生活需要。一是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仍不合理,农村一产产值占总产值比重达41.2%,二、三产业比重为58.8%。二是种植业内部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部分农产品出现阶段、结构性供大于求,专业化、商品化水平低,品种结构不合理,专用品种少。三是农产品质量不高、深度开发水平低,精深加工品少。四是农业科技含量低,名特优新品牌、品种不多。五是区域布局雷同较大,没有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六是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运销队伍和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市场开拓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滞后。

      一、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十个五年计划》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着力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充分发挥亚热带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突出发展重点,加速支柱产业、特色农业的发展;在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优化农产品品种与区域布局;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二三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高农产品品质和综合效益;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立足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走集约化、内涵型为主的道路,力求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总体要求

      在结构调整中,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把发展粮食生产和农业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在最适宜粮食生产的地方大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空间和保障;坚持按市场规律、自然规律办事,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和生产经营自主权,突破重点,全面推进。总体要求是:

      1.调整作物结构,确保农产品总量供求平衡。必须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重点保护和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发展甘蔗、水果、蔬菜、蚕桑、木薯、茶叶、花卉、油料等经济作物,努力实现农产品总量供给的基本平衡。

      2.调整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实现农产品供求结构的平衡。要把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作为主攻方向,根据不同产品的不同用途、不同消费层次、不同地区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注重扩大优质、专用、适销对路品种比重;积极开发创新产品,满足市场对农产品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的需求。选择最适宜区、适宜区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走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发展道路。努力朝着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方向发展。

      3.优化区域布局,推动种植业适度规模发展。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集中开发特色优势产品,培植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按照最适宜区、适宜区来布局农作物生产结构,逐步形成不同类型、专业特色比较明显的生产区、产业带,提高种植业商业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

      4.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种植业结构调整要与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粮食主产区,要确保全区居民口粮供需平衡,大力发展饲料、加工专用粮生产,推动我区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发展;经济作物生产,要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加工型的优质品种,提高加工型果、蔬比例,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流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目标

      经过“十五”期间的调整和发展,力争到2005年农业和林牧渔业产值之比由“九五”期未的51:49调整到30:70;农副产品加工增值率由25%提高到40%;基本建立结构明显优化,布局较为合理,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活力进一步增强,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能够较好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优质高产高效低耗的种植业结构新框架。

      二、结构调整重点方向和区域布局

      (一)粮食

      粮食供求平衡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要加大对耕地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粮食调整的方向是优化粮食品种和品质,提高优质专用粮食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搞好粮食加工转化,努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益。重点扶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把主产区建成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发展粮食加工业及相关产业,确保我区粮食总量供求基本平衡。

      到200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78亿公斤。坚持双季稻的基本耕作制度,优质食用稻、饲料用稻、加工专用稻“三元”水稻结构明显优化,其中优质食用稻面积达到1800公顷,单产5250公斤/公顷,符合国家优质米GB/T17891-1999标准的占三分之一,开发一批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优质米,推广一批产高、高蛋白质含量、高出糙的“三高”饲料稻品种(组合),推广一批高淀粉含量的高产水稻品种(组合);玉米种植面积达到600千公,顷,单产提高15-20%。

      1、搞好“桂北粮仓”建设。在桂北、桂中的全州、灵川、永福、平乐、临桂、贺州、鹿寨、灌阳、宜州、柳城等15个县(市)建立连片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基地建成后,粮食商品量占全区的45%,粮食商品率达到35%,优质食用稻占水稻种植面积的75%,成为全区居民口粮供求平衡的粮食主产区。

      2.巩固吨粮田建设,提高优质食用稻吨粮田比重。到2005年吨粮口面积650千公顷,其中优质食用稻吨粮田面积占55%。

      3、大力组织实施优质食用稻、饲料用稻、加工专用稻“三元”水稻种植结构调整示范工程。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原则,建立示范基地,连片种植,实现优质高产高效,提高种稻的整体效益。通过引进、繁育、提纯等多种方式筛选出一批具有产量优势的专用稻品种,以良田、良种、良法、良制相配套,改进专用稻米加工技术,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开发广西名牌产品,促进稻米产业升级,使示范工程成为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的样板。“十五”期间,要建设优质食用稻示范基地300千公顷,饲料用稻示范基地150千公顷,加工专用稻示范基地50千公顷。

      4、建立玉米良种生产基地和种子加工中心。组织实施玉米增产增效工程,改变玉米单产徘徊状况。要充分发挥旱粮生产优势和区域特色,利用建设地头水柜的措施改善生产条件,大力发展玉米等旱粮生产。积极发展高蛋白优质新品种,兼顾高油高淀粉以及甜、糯等特种玉米,重点搞好南方玉米高产综合技术开发推广,从根本上改变玉米平均单产徘徊在3000公斤/公顷左右的状况。

      (二)甘蔗

      甘蔗调整的方向是优化蔗区生产布局,限制开荒种蔗,凡25℃坡以上的蔗区必须退蔗还林,部分非适宜、非优势地区、种蔗面积分散、低产、比较效益差的蔗区逐步退出甘蔗生产。重点发展南宁和柳州地市的甘蔗生产,适度发展百色、河池等贫困地区的甘蔗种植规模,巩固贵港市等老蔗区;以建设“吨粮田”、主攻单产和提高甘蔗糖分、降低生产成本为主要手段,稳定甘蔗生产能力。全区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433千公顷,总产(含果蔗)3400万吨/年;建设“吨糖田”100千公顷,高产高糖良种普及率达到90%以上,平均亩产量提高到5吨左右,甘蔗糖分提高1个百分点,蔗农每亩甘蔗增收100元以上。

      1、建设优质糖料基地。以股份制糖业集团企业为龙头,紧密连接蔗农,逐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高度协调有序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着重抓好祟左、邕宁、武鸣、南宁市郊区、扶绥、横县、宁明、宾阳、大新、龙州、隆安、来宾、武宣、鹿寨、象州、柳江、上思、灵山、合浦、百色、田阳、田东、宜州、贵港辖区、钦州辖区等26个单产较高,年产原料蔗稳定在50万吨以上的优质糖料基地的建设,使基地县(市、区)生产能力提高到占我区糖料总生产能力的85%以上,成为我区糖业生产的重要核心区。

      2、建设蔗区治旱工程。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中、小型提水工程、喷灌工程和低压渠道灌溉工程,更新改造和配套完善现有水利设施,改善灌溉条件,扩大灌溉面积,并大力推广以蔗地机械深耕深松为主的综合治旱技术,使有效治旱面积达到60%以上。规划在红水河、邕江、郁江等江河沿岸蔗区建设以滴灌、微灌为主的灌溉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3.3千公顷,充分发挥水利建设的增产效益。

      3、建设甘蔗良种繁育、技术推广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甘蔗良种繁育体系,重点建设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广西甘蔗良种培育改良中心和10个有科研生产设施配套的新品种选育地和区试基地;在26个重点县蔗区建立良种良法推广示范基地。建设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形成配套完整的甘蔗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为后续品种的选育和加速品种更新换代创造条件。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在桂南、桂中、蔗区建立服务完善的糖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技术推广队伍,并配套完善农机、土肥、植保等服务的装备配置;形成集培训、技术服务、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社会服务体系,以增强蔗区技术服务功能,实现蔗区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系列化技术服务,促进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三)水果

      以发展南亚热带水果为主体,注重发展地方特色的时令水果,加快形成不同区域的主导产品和最适宜地区的规模效益。在桂东南地区重点发展早晚熟、优质和具有品牌效用的龙眼、荔枝、香蕉,适当发展名特稀时令水果和淡季水果,在桂北主桂中发展优质碰柑、胶橙、甜橙和优质梨,适当发展金柑和沙田柚;在右江河谷和桂南发展芒果、香蕉、荔枝、龙眼,适当发展传统名牌加工用水果。加大良种覆盖率和调整好熟期、鲜食与加工品种比例。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投产率和果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果树种类结构上,坚持以南亚热带水果为主导,适当扩大淡季、时令水果的比例;在品种结构上,要多发展名、特、优、稀水果,发展加工型品种;在成熟期结构上,要疏中间促两头,做到早、中、晚合理搭配。到2005年,果树面积达到1200千公顷,水果总产量500万吨,水果加工制品产量150万吨,水果总产值200亿元;投产率达到75%。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为3:5:2,人均有果154公斤。

      1、抓好“种子工程”建设,建立完整规范的水果苗木繁育体系。实施广西亚热带名特优水果良种工程建设项目,在南宁、桂平和桂林市建设自治区级一级苗圃3个;在南宁、钦州、玉林、桂林等地(市)建设二级苗圃10个;在北流、灵山、兴安等县(市)建设三级苗圃30个。

      2、抓好优质高产示范园和水果出口基地建设。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等十个地(市)、分别建设荔枝、龙眼、芒果、香蕉、脐橙、早熟梨、杨桃、番石榴、白果、葡萄等十个树种品种优质高产栽培、生态、观光果园等类型的“万元果园”和水果出口基地,引导全区水果生产向集约化、优质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增强水果的出口能力。

      3、抓好广西优稀水果开发示范工程建设。主要对一些久享盛名、货少价高的优稀品种进行扶持,在最适宜区连片开发,使其上规模、上档次,每年建设一个珍稀名贵水果开发基地,以带动全区优质果开发。

      4、建设广西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工程。在龙眼、荔枝、芒果、香蕉、菠萝、月柿等六大品种中建设标准化生产果园20千公顷,其中桂东南片10千公顷,桂中桂北片6.7千公顷,右江河谷片3.4千公顷,采用配方施肥、疏花疏果、病虫生物防治、套袋栽培等先进技术,提高果品品质,使品果70%达到出口标准,在此基础上建设较稳定的出口果品生产基础,并通过配套建立水果质量检测体系,为我区水果大批量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5、以推广保鲜技术为突破口,提高水果流通领域的科技含量,促进水果流通业的发展。在,南宁地市的钦州、玉林、百色、贵港地市实施《广西南亚热带水果贮运保鲜新技术试验与推广》项目,通过引进试验推广国内外先进的保鲜技术,解决6.7千公顷龙眼、荔枝、芒果、香蕉等大宗南亚热带水果仓贮、包装、运输保鲜问题,延长处理果品的商品寿命,带动分级、打蜡、包装等商品化处理的开展。

      (四)蔬菜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围绕秋冬蔬菜和反季节蔬菜两大特色,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花色品种;进一步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逐步向生产、加工、保鲜、储运一体化发展,使蔬菜产业成为种植业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到“十五”期未,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200千公顷左右,总产量在达到2700万吨;总产值216亿元(当年价,按800/吨计),分别比“九五”期未增长33.4%、67.4、和67.4%。西甜瓜种植面积100千公顷,总产250万吨,增长50%。食用菌产量30万吨,增长297%。

      在生产结构上,秋冬菜与春夏菜的比重为6:4,高效蔬菜面积达333.3千公顷,加工型菜面积133.3千公顷,反季节蔬菜133.3千公顷,优质西瓜66.7千公顷,设施栽培蔬菜面积100千公顷,设施栽培蔬菜面积达到总面积的15%,无公害蔬菜和以有机蔬菜为主的绿色蔬菜面积要达到蔬菜种植面积的30%。

      在布局上,重点把右江河谷、桂东南菜区以及桂海高速公路沿线建成重要的冬菜商品生产区,巩固提高业已形成的南菜北运基地;在桂林、柳州、贺州以及河池地区高山冷凉地区建成夏秋反季节蔬菜商品生产区;在中心城市城郊菜区建成以速生叶菜、高档特需蔬菜、野生蔬菜为主的蔬菜产区;沿海地区要瞄准港、澳、台地区和国际市场,发挥区位、经济技术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创汇蔬菜;在南宁、钦州、北海以及梧州等桂东南沿海地区发展优质西甜瓜生产;在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的百色、河池、柳州等地(市)以及沿海地(市)的山区县发展香菇、木耳等木生食用菌生产;在南宁、玉林、贺州、桂林、城镇郊区以及沿江、沿海平原地区以蘑菇等双孢类为主,适当发展以鲜销为主的高档食用菌。

      1、建设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发展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发展特色产品,培育主导产品,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建设冬菜示范基地、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和加工出口专用蔬菜生产基地。在全区建成一批特色蔬菜生产大县、专业乡(

      上一篇:供电部2006年共青团工作计划思路 下一篇:社区2010年工作安排范文

      自治区种植行业发展规划范文相关的文章

      自治区种植行业发展规划范文温馨提示:如果您对即刻范文网(www.jike120.com)有任何建议,请通过我们的网站向我们反馈,感谢各位的建议与支持!